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授予蜜桃天美星空果冻京东“优质生源基地” 并作科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3/26

3月21日下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邓雁希、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张世红一行莅临蜜桃天美星空果冻京东,并代表校方授予我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质生源基地”。

微信图片_20240402113319.jpg

授牌仪式上,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牛超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方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成绩。她表示,中国地质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始终弘扬地质报国优良传统,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地质专门人才。期待未来两校合作能够深化并持久,在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共同努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邓雁希对我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52 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发展而成,及现有办学条件和学科建设情况。她表示,希望加强两校交流与合作,拓宽和深化两校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共同研究人才培养途径,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微信图片_20240402113322.jpg

授牌仪式结束后,张世红教授为同学们作主题为《雪球地球——地球历史中的极度寒冷事件》科普讲座。党委书记、校长牛超、校领导彭宾及200余名师生参加。

张世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从事古地磁学与大地构造学研究,专长于前寒武纪超大陆演化、重大地质事件过程、造山带深部构造等领域。目前担任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学科编辑,《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等刊物编委,国际成冰纪划分投票委员,中国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入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

微信图片_20240402113324.jpg

微信图片_20240402113327.jpg

张世红教授通过“地球什么地方最冷”和“不同地方寒冷和温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个问题,引出本场讲座的重点问题“地球什么时间最冷”。他向同学们展示一张气温曲线图,通过这张气温曲线图同学们了解到全球气温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家已经估算出5亿4千万年以来地球气温的变化。

这不禁令同学们好奇,科学家是如何知道数亿年前地球的温度?张世红教授向同学们讲解,在古代生物壳体或骨骼中的碳酸盐矿物中,氧元素以两种稳定同位素氧16和氧18的形式存在,其中氧18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通过分析化石中的同位素比例,可以推算出生物生存时的海水或周围环境温度。

微信图片_20240402113330.jpg

随后,张世红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冰碛岩的图片,冰碛岩是冰川、冰山活动留下的“遗迹”。利用这些岩石就可以判断很久以前冰川、冰盖、冰山分布的范围。但是,大陆是会移动的,大陆如果移动了冰成沉积物的位置,就必须把它恢复到原位,才能讨论寒冷气候的范围。

那么如何恢复大陆过去的位置?张世红教授向同学们讲解到,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相同年代生成的岩石所获得的磁化的方向与当时当地的地磁场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由这些磁化方向推算出的磁极位置就是当时的地磁极位置,而且所有岩石的磁化方向应该对应同一个磁极位置。如果某些岩石在磁化以后,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保存在岩石内部的磁化方向也将随之改变其空间方位。因此,从磁化方向的易位可反推地块或地理位置的变动。最后,张世红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雪球地球事件以后包括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内的生命进化历程,表示雪球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寒冷事件。

张世红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大陆是如何漂移的”“火星是否还能活过来”“神话故事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间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张世红教授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这次科普讲座,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学习到地质学家不停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时光不语,惟石能言,一块块“化石”仿佛在告诉大家远古时期地球发生了什么,那么张世红教授留给同学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未来是否会再次进入大冰期”,就等待同学们未来去探索。